普京在稀土开发上直接下了硬命令,他明白的很,中俄关系再好,也得为俄罗斯的未来考虑。
要求俄罗斯联邦政府在 12 月 1 日前制定并批准一份关于稀土金属和稀有金属开发的国家路线图。
看到普京的命令,第一反应是 “是不是对中俄关系有想法?” 其实这事没那么简单。
中国现在在全球稀土市场占了 85% 以上的份额,提纯、分离、冶炼这些核心环节更是牢牢握着主导权。
但普京要搞稀土自立,也许不是对中国 “不放心”—— 中俄现在的关系正处于高度互信的状态,之前普京访华时,两国还签了不少资源合作的协议呢。
稀土可不是普通的粮食、钢铁,它是实打实的战略资源,军工、新能源、电子制造、航空航天这些关键领域不能离开它。
根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统计,俄罗斯关键性的 15 种稀土金属储量为 2850 万吨,俄罗斯联邦地下资源利用署(Rosnedr)预计,截至 2024 年,俄罗斯稀土储量将达到 2870 万吨,仅次于中国,占全球 1.3 亿吨稀土储量的 20% 以上。
但不久前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《消息报》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,直接点出问题:
俄罗斯稀土金属的开采量不到其总探明储量的2%,经济所需的大部分稀土金属都依赖进口。
一边是埋在地里的资源,一边是提炼不出来的现实,对俄罗斯来说,稀土成了“有而不能用”的包袱。
美国、欧盟、英国、日本等禁止对俄出口能源设备、航空航天设备、部分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和电子部件、先进半导体等先进的技术设备。
德国西门子、美国霍尼韦尔、日本大金等企业也相继终止与俄方合作,在稀土精炼设备、高温耐腐蚀材料、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全面断供。
俄罗斯本身稀土产业链就比较落后,开采技术还是上世纪 70 年代的 “池浸法”,回收率低且污染严重,提纯技术也远远不如中国,只能生产低端产品。
这波俄罗斯对稀土的动作,还有另一个很现实的背景:美国开始重新布局稀土资源。
日前,特朗普通过《大而美法案》为关键矿产拨款 75 亿美元,其中 20 亿用于扩大国家储备,50 亿用于供应链投资,5 亿用于信贷项目。
7 月,美国国防部以4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 MP Materials 的 15% 优先股,成为公司最大股东,并签署 10年期保底价采购协议,同时提供 1.5 亿美元贷款用于提升重稀土分离能力。
9 月,美国正就组建规模达50亿美元的关键矿产投资基金展开谈判,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正与猎户座资源伙伴洽谈,拟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来运营该基金,重点投资全世界内的战略矿产项目。
除此之外,美国与澳大利亚敲定稀土合作大单,拉拢日本投资西澳镓精炼厂,还与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柬埔寨签署关键矿产协议,试图构建一个横跨太平洋的“稀土联盟”。
上游依靠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供矿,中游借助日本和美国的精炼技术,下游服务美国的军工和新能源产业。
这也是为什么普京这次要强调“自主建设稀土产业链”,不仅是对中国依赖的问题,更是对美国资源战略围堵的应对。
与之前不同的是,普京在这次稀土开发命令中罕见地设置明确时间节点,要求政府在 12 月 1 日前交出路线图。
以前在发布政令时一般是“逐步推进”,这次直接设置了最后期限,说明了两个问题。
一是俄罗斯政府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确实面临诸多困难,手中可能没有成熟完善、可以直接拿出的方案。
俄罗斯在 2022 年 8 月将稀土金属列入关键战略 minerals 清单,并制定了相关发展目标。
根据当时的规划,到 2025 年俄罗斯稀土进口依赖度应降至 50%,稀土产量达到 2700 吨,到 2030 年俄罗斯将可以通过每年生产 7500 吨稀土来实现完全自给自足。
后来因为战争等一系列原因搁置了,这也可能是普京此次下达死命令、设置明确时间节点的原因之一,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加速实现2022年制定的目标,推动俄罗斯稀土产业尽快走上正轨。
但不争的事实是,中国的稀土技术处于全球领头羊,在开采、提纯、设备制造以及应用转化等多个环节都具有非常明显优势,到头来,说不准普京还是要请教下中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
